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

陸媒新視界-黎智英為什麼退出台灣?

陸媒新視界-黎智英為什麼退出台灣?
楊艾莉/資深媒體人,汕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
黎智英在台壹傳媒及壹電視出售,不但在兩岸三地引起熱炒,國外媒體也頗為注意。日前一位彭博社記者來訪,問我關於這項交易的看法,引發我一些聯想,這位記者是大陸人,在香港為外媒工作,對台灣的媒體生態乃至台灣的特性,都超過她的經驗範圍。因此我覺得,人們很難用一般視角看待台灣問題,黎智英事件,值得給處理兩岸事務的專家做參考。
台灣文化有獨特性
台灣因為歷史機緣、現實情況、未來焦慮等,對很多現象的反應多元化,也呈現難用邏輯解釋的複雜心理投射。台灣受到各種力量影響,呈現著獨特文化。這種文化包含理想性、人際關係、創新、市場運作,都有一些,但都不是絕對。
黎智英退出台灣媒體經營不是單一原因可以解釋。表面原因是,壹電視成立年來燒掉10多億元,但是始終不能上架,很多人反應,這是官方不喜歡「黎智英亂國」,在後面阻擾壹電視上架。這就高估了台灣政府的力量。台灣已步上民主化,在媒體管理領域已有心無力。事實上,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還不顧眾學者及社會團體的反對,批准了壹電視成立,只是黎智英找不到系統商願意播出他的節目。
為什麼系統商都拒絕播出壹電視?又和台灣重人際關係有關。在台灣,不但要有人際關係,還要結成綿密的人際網絡才能成事。系統商都分布在台灣都,15縣市,319鄉鎮,黎智英以一外來者至台灣發展,12年來從沒有認真經營過台灣的人際關係,他的得力幹部還是香港人,他及高級幹部每周匆匆來往港台,缺乏時間,也缺乏脈絡。
來台12年,黎智英固然攫取了基層讀者的口味,大贏市場,但忽略人際關係成為致命傷,這點和香港很不同,香港崇拜英雄,勝者為王。最大地鐵報是跨國公司經營,香港較能給外人有施展空間及發揮舞台,通過市場考驗,就是贏家。
極端現實欠缺感情
台灣解除戒嚴快速民主化以來,雖然價值觀多元化,但長久的傳統和積累,各行各業仍有堅持理想的人,在華人社會中,理想色彩較濃,社會上舉動太過分的人還是會遭群起攻之。這可算是台灣的社會力。長久以來,《蘋果日報》及《壹周刊》的「羶色腥」毀傷文化,不僅造成當事人二度傷害,更頻遭媒體及社會團體譴責,但都拿他無法,然而公道自在人心。當黎智英面臨危機時,沒有人願意拉他一把。
黎智英認為人性中有偷窺狂,壹傳媒必須滿足這種需求,但他輕忽人性有善有惡,有「沉淪」的誘惑,也有「提升」的本能。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發現的五種人性需求,當生理滿足後,人轉向精神滿足,如被愛、群體歸屬、被尊重及自我實現,《蘋果日報》似乎很難滿足讀者這些方面需求。他們的「裸體加屍體」對讀者的滿足感,呈現遞減效應。《蘋果日報》這幾年來營收減少,廣告減少,也肇因於此。
《蘋果日報》以反中媒體在香港著稱,在香港具英雄色彩,但是在台灣反中媒體不缺,《自由時報》、三立、民視都是,《蘋果日報》不能再以此號召,不若前述媒體有強烈台灣意識及本土意識,顯現的色彩是香港式極端資本主義,台灣讀者對他缺少了一份感情。
黎智英在台灣衝闖12年,建立龐大媒體王國,又匆匆而別,未能扎根茁壯,沒有掌握這些台灣元素應是關鍵。

2012-10-21旺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