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

觀念急轉彎 革新第一步 放棄過時賺錢利器

觀念急轉彎 革新第一步 放棄過時賺錢利器
Jason Jennings/本文摘自商周出版月新書《全面革新》
在你開始擁抱和持續推動徹底改革之前,必須放棄一些革新殺手,尤其是以前曾經幫你賺錢的利器,因為它們會讓你的所有意圖歸於失敗,多嘗試小規模的投資冒險,讓你可以踏出改革的第一步!
福特(Ford)身為汽車工業的先驅,把自己的製造策略當成原子祕密一樣緊緊守住,當福特接到豐田汽車(Toyota)的邀請時深感震驚。邀請函寫著:「邀請你們,參訪我們最新的製造廠,請你們派頂尖工程師,帶著所有的問題來,我們急於跟你們分享我們的方法。」福特很多資深經理人認為,一切聽來好到不可能是真的。
福特的工程師從日本參訪回來後,同意大家的懷疑正確無誤。現場工程師解釋:「那裡不是真正的汽車製造廠,雖然的確擺了車身底盤、工具、配備人力,卻幾乎看不到零組件。」倉庫太小,無法支撐計畫中的生產活動水準。大家斷定:「那種情形是排演出來的,就像電影一樣。」
這就是令人難以相信的精實(lean)製造系統,名為「改善」(kaizen),這套系統把豐田推升為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廠。
福特這些聰明人怎麼會看不到眼皮底下的東西?他們去日本時,帶著詳細明確的生產線配置圖,也透過高深學歷和一流經驗,深入了解二十世紀製造業的主要規則,這就是他們唯一的弱點。
過時的賺錢利器
每種產品或服務都有自然的生命循環,循環從推出開始,接著是成長、成熟,最後會沒落,變成過時的賺錢利器。
你可能認為,凡是聰明的企業領導者應該都會快速放棄殘羹剩菜。但是企業歷史一再顯示,連最好的公司都很難放棄他們認為是公司傳統的服務與產品,經常緊抱著一段非常長的時間,最後甚至毀掉這家公司。
將近30年前,柯達公司(Eastman Kodak)的領導階層接獲旗下工程師的警告,說將來數位攝影會取代底片。柯達無法放手,繼續虧本產銷底片,同時經歷無數回合的裁員與精簡,完全靠著控告其他公司得到的賠償金,勉強存活。
世界幾大音樂公司也是無法放棄傳統,環球音樂集團(Universal Music Group)、博德曼音樂集團(BMG)和百代音樂公司(EMI)原本可以輕鬆地各自或聯合開設世上第一家網路音樂商店,但是每家公司都拒絕放棄讓他們發大財、壓榨藝術家、經銷商和廣播業者數十年的商業模式,反而在法院裡奮戰不休,確保一切會像過去一樣。
接著蘋果電腦公司出現,利用iPodiTunes,把舊有的音樂公司打趴在地,永遠無法翻身。他們無法放棄非常老舊的商業模式,蘋果卻迅速地在短短幾年內,把100億首歌曲賣給億多名顧客。
多嘗試小規模投資冒險
舒茲2000年卸下星巴克執行長時,這家公司創造了驚人的經營績效,在50個國家設立的店面超過16,000家。雖然舒茲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,大家卻普遍認為,隨後幾年星巴克的快速成長,反倒使公司失去大部分的品牌光環與靈魂。
2008年舒茲回鍋擔任執行長, 就像他告訴《哈佛商業評論》的話一樣,他做的第一件事情「是對自己和公司內部人員承認,我們的確犯了錯誤。」舒茲認為,承認錯誤是星巴克轉危為安的第一個重大轉捩點。
舒茲為了阻止失血,一舉關閉1,000家績效不佳的店面。裁掉7,000位員工,調整營業計畫,把營收數字下調到可以達成的水準,擁抱徹底的改革,開始推出令人眼花撩亂的一系列小規模投資冒險:
{         葡萄酒與啤酒:
2010年,星巴克開設第一家特有的學習實驗室咖啡店,開始出售啤酒和葡萄酒,如果這項投資能夠獲利,星巴克會拓展到其他據點。
{         新產品:
陸續推出從可可卡布奇諾到星巴克特選滋味甜點的系列新產品,包括蛋糕棒棒糖、無比派(Whoopie Pies)和迷你杯子蛋糕。
{         Via即溶烘焙咖啡:
即溶咖啡市場價值超過200億美元,星巴克加入這個戰場的方法是推出Via即溶咖啡,迅速打進好市多(Costco)、標靶百貨(Target)37,000家其他零售場所。Via即溶咖啡上市一年銷售額超過億美元。
{         新商標:
40年來星巴克的商標都由個圓圈構成,內部的圓圈是一位迷人的海妖(女海妖用迷人的歌聲,引誘粗心的水手駕船觸礁),包著內圈的外圈是英文字星巴克咖啡。2011年,星巴克改變商標:外圈的文字消失,整個圓圈由女海妖單獨構成。舒茲說,此舉可以讓星巴克開始思考自己不只是銷售咖啡的公司而已。
{         星巴克完美燕麥餐:
這是小投資變成全壘打的範例。完美燕麥餐在經濟衰退結束時推出,結果變成公司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產品,星巴克沒有揭露燕麥餐所創造的營收,但是有些分析師猜想,燕麥餐的年度銷售額高達億美元(如果每家星巴克咖啡店每天賣出30份燕麥餐,很容易就達成這個營收)
{         即時螢幕:
星巴克為了進一步展示使用社交媒體的決心,策略性地在公司總部各處放置很多大型平板螢幕,每位員工不但可以看到,而且會被迫看到臉書和推特網站上大家對星巴克的評論和貼文。

2013-01-16工商時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